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峰会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建立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国际舆论认为,这与习近平主席一贯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的五项原则实际上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与发展。中国领导人同时提出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坚持多边主义等五项建议,每一项建议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包含着中国促进和推动上合组织全面健康发展的诚意和用心。
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就是要使得上合组织及其影响的地区更安全,更能体现和平,及早消除战乱。中方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就是希望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推动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实实在在希望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人民和世界人民过上好日子,并不断为地区发展合作而努力和贡献。可喜的是,此次峰会中,7个成员国都认同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这次出访彰显了中国对上合组织和邻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的重视,大大提升和提速了中哈、中乌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中哈关系提升到永久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乌关系正在迈向新台阶。中哈与中乌之间的大项目合作越来越多,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战略合作正在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迈进。此次访问习近平主席成功地实现了利用客场实现多边外交,中国领导人与中亚五国领导人、与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阿塞拜疆和蒙古领导人举行了亲切会晤,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上述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更加巩固,与伊朗和巴基斯坦的战略关系继续提升,与土耳其的战略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此次峰会期间,中俄蒙三国又举行三边首脑会晤,上合组织已经成为融汇双边和多边国际首脑峰会的大平台。同时此次峰会也彰显了中国在美西方对华战略遏制与掀起全球化逆流之际,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和推进全球治理升级的坚定意志与决心。
另一个重要收获是,上合组织在此次峰会期间实现了第三次扩容。中方支持积极稳妥做好扩员工作,推进接收伊朗为成员国进程,启动白俄罗斯加入程序,吸收巴林、马尔代夫、阿联酋、科威特、缅甸为对话伙伴,给予有关申请国相应法律地位。中方正在努力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同创造亚欧大陆的美好未来。目前,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土耳其、斯里兰卡、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尔为对话伙伴国,而阿富汗、白俄罗斯和蒙古国为观察员成员国。迄今为止,已经有25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以各种形式加入上合组织,上合组织的影响区域的总面积已经超过全世界陆地面积的30%,总人口已经接近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印巴的加盟使得上合组织从中俄和中亚扩展到南亚,而伊朗的加盟又使得上合组织对中东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如果白俄罗斯能够顺利入盟,则上合组织对中东欧国家的扩容也实现了突破。在这里,中国对上合组织的成功和稳健扩容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合组织成立30年来,中国不仅是上合组织的创始国之一,而且也是上合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助力者。上合组织的成熟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集团,是世界上没有西方国家参加(尤其是没有美国参加)影响力最大的非西方国家集团。上合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是全世界反对霸权主义阵营的扩大。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存有这样那样的陈年旧怨,但上合组织的扩大和发展也为解决地区和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提供了新的和解平台。在此次上合峰会期间。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利用峰会进行多边外交。如在此次峰会期间举行的印俄峰会、土印峰会、土伊峰会、土巴峰会、土俄峰会、伊俄峰会、巴俄峰会、巴伊峰会、印伊峰会同样引人注目,虽然此次上合组织峰会没有实现中印领导人与印巴领导人之间的峰会,但随着上合组织合作机制的逐步健全,随着中印关系与印巴关系的改善,这些峰会的实现都不是遥远的将来。总之上合组织峰会在这一特殊时期(上合组织成立30周年以及俄乌冲突、美西方对中方实施战略遏制等)举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此次峰会对巩固上合组织的团结、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和拓展中国的多元外交空间都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