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鹿王羊绒的发展史,既是一家民营企业的创业史,也是自主品牌不懈奋斗的成长史。
38年来,鹿王羊绒在改制、重组、再重组的震荡中完成蜕变,一路砥砺向前。
不畏风雨、勇毅奋进。受命于危难之机的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浩生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技术创新、海外建厂”三大战略,带领鹿王迈入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从引进海外资源到产品走向世界,鹿王羊绒成功突围,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作为内蒙古纺织业的参与者、实践者,鹿王羊绒已成为民营企业对外开放的推动者、“一带一路”的先行者、经济体制改革的践行者,并构建起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全产业链创新型纺织服装企业。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浩生
危中寻机 让鹿王品牌传承延续
鹿王羊绒包头总部纺纱生产车间
大风起兮云飞扬。20世纪80年代,国内羊绒市场异常活跃,从奔走牧区的羊绒贩子,到粗、深加工的羊绒作坊,再到创立终端消费市场的羊绒品牌,一批弄潮儿纷纷崛起,鹿王羊绒便是其中的先行者。
鹿王羊绒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包头鹿苑羊绒衫厂,是一家国有企业。1992年先后兼并12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接收员工近万人。
进入2000年,鹿王羊绒一度陷入经营困难。2005年,鹿王羊绒由香港“苏伊士亚洲投资”进行重组改制,运行一年后宣告改制失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2006年2月,鹿王羊绒由国资委监管,委托企业推举高管进行管理,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关键时期,挺膺担当。2008年,作为当时股东之一的郑浩生以公司控股人及董事长的身份接管企业,开始了振兴鹿王羊绒之路。
“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能站出来,是因为鹿王羊绒是包头的一家老企业,是内蒙古树立起来的一个民族品牌,我们不想让鹿王品牌就此消失。”回想当初,郑浩生感慨地说。
当时正值国际金融风暴,低迷的国际大环境给出口外向型的鹿王羊绒制造了难题,也让郑浩生背上了沉重的担子。
面对一个改制失败的国有企业,面对一个拥有1.5万员工的企业,鹿王这块民族品牌怎样才能保得住?如何保企业、保订单、保就业?
真正的勇者,不是不知进退,而是敢于失败,敢退,更敢进,永不服输。
负重前行、承压奋进。郑浩生首先着手做好内部重组,通过职工身份置换,使人才资源进一步整合。在外部重组方面,逐步输出资金收回股权,有效利用管理优势,解决技术问题和项目研发问题。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直面市场的检验,带领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
秉承公司“质量第一,诚信全球”的经营理念,郑浩生引导企业把“做好产品、创好名声”贯穿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努力用客户认可的产品质量和诚信打响品牌。
2013年,羊绒价格上涨,行业出现以假充真、降本增利乱象,郑浩生坚守初心不动摇,仍然坚持使用好原料。因为价格高于同行,一部分客户流失,但优越的品质最终让产品赢得好声誉。第二年不仅老客户回流,新客户特别是海外订单也纷至沓来。
“多少年过去,这些客户直到今天依然紧随鹿王羊绒,相依相存、共同发展。”郑浩生说。
在郑浩生看来,企业应将质量管理贯穿生产运行全过程,而质量管控的决定因素是人,所以鹿王羊绒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传承,“因为有了传承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才能支撑一个好品质的企业。”
危中捕机,化危为机。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鹿王羊绒拥有17个工厂、8个生产基地以及境内外30多个营销中心,公司生产订单与日俱增,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民族品牌得以传承延续,产品畅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际主流市场及国内一、二线城市高端羊绒市场,鹿王羊绒产品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80亿元。
郑浩生也先后荣获“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品牌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改革奖章”等荣誉称号。
创新谋变 研发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多年来,鹿王羊绒以专业、专一、专心、专注做“一件羊绒服饰”为目标,用技术创新打造品牌,深耕羊绒产业。
“能在危机中活下来、活得更久,还需依靠创新谋变。鹿王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创新。”郑浩生说。
鹿王羊绒坚持“科技鹿王、时尚鹿王、绿色鹿王”的经营战略,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入企业发展规划,投入5000余万元进行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通过科技赋能,构建“点、线、面”自动化发展布局,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连接”数据平台,实现“产业联合”数据分享,加快内外部资源整合,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企业长期发展积蓄内在驱动力。
如今的鹿王羊绒,车间内自动化编织设备整齐排列,各类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生产效率提升近30%。
作为国家功能性羊绒产品开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鹿王羊绒始终将产品研发视为创新战略的核心,开发绿色环保新面料和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成衣产品,系统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我们拥有羊绒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工信部首批命名的‘工业设计中心’,这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更多机遇。”郑浩生说。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鹿王羊绒还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世界创造生态健康纺织产品。
“羊绒是白色的,鹿王羊绒却在‘绿’上下足了功夫。”郑浩生说,多年来公司以“研发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为核心,在原料配方研究、工艺技术创新、产品生态设计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转型路上,鹿王羊绒依托资源优势,创建绿色基因。郑浩生说:“公司的羊绒针织产品原料多年来坚持以阿拉善盟为主产区,品质优良。在针织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全部符合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
以“绿”为底,创新发展。鹿王羊绒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全过程,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强化管理和技术创新,逐步打造清洁、低耗、高效的绿色生产工艺全流程。
特别是2012年以来,公司通过“羊绒快速染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羊绒酸性漂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一系列技术研发,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2018年,鹿王羊绒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绿色工厂”。2019年,公司生产的羊绒针织产品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为“绿色领跑产品”。
追逐绿色发展脚步,担当绿色发展责任。鹿王羊绒还参与制定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羊绒针织制品》等一系列标准,主持和参与制订修订国家、行业标准40多项,有力提升了品牌的科技含量,为市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公司加强无缝合、无染色的羊绒纯天然系列产品的研发,将无污染环保的生态理念通过产品传递给消费者。2017年,公司生产的羊绒针织产品被评为“绿色设计产品”。
郑浩生自豪地说:“鹿王羊绒还将绿色理念带到国外的鹿王马达加斯加公司、鹿王柬埔寨公司,2020年被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等单位授予2019‘一带一路’绿色领跑者称号。”
先行一步 在“一带一路”上做生意
回望过去,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鹿王羊绒经历了由内而外全面突围的创业历程。
“为了谋求发展,我们曾经先后引进英国、日本等8家外资企业入资公司,到1996年公司产量已达200万件。”郑浩生说。
然而,由于鹿王羊绒产品主打国际市场,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世贸组织,羊绒产品出口实行配额制,配额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公司多次派人到国外考察调研,最终把走出去的目标选定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1997年,鹿王羊绒第一家海外工厂鹿王马达加斯加羊绒有限公司建成,公司先行一步走出国门。2009年,第二家海外工厂鹿王柬埔寨羊绒有限公司建成。
作为一家在国内拥有完备产业链,从羊绒编织、针织面料研发、织造染整到成衣设计生产的成熟企业,为何选择将产能持续扩大到海外?
在郑浩生看来,坚定走出去的背后,是鹿王羊绒应对国内国际市场形势变化、借势出海的一次主动探索。“‘走出去’是大势所趋,而鹿王羊绒只是先行了一步。”
坚定走出去,鹿王羊绒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在大多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采取境外办厂开展境外带料加工业务,由原来的国内制造、海外销售转向海外制造、海外销售,从而走出了国际化发展的转型之路。
“我们改变过去传统‘以内供外’模式,实施‘以外供外’的新模式,有效实现了‘两头在外’,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了保证。”郑浩生说。
特别是近年来,鹿王羊绒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既加大引进来的力度,又加快走出去的速度,从引进海外资源谋发展,到产品出海、产业出海、品牌出海,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夯实产业链基础,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点亮了鹿王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抢占先机,先人一步。如今的鹿王公司植根非洲26年,本地雇员超过6000人。公司与其他在马达加斯加的中国纺织企业一道,为马达加斯加提供了20%的就业岗位,共同创造了该国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马达加斯加的工业化进程,也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郑浩生谈到这样一个细节——2019年,他去鹿王马达加斯加公司出差时,许多当地员工拉着他合影,从他们的笑容里,能感受到他们对企业的热爱。“一位非洲员工说,他非常高兴能在鹿王工作,一家人可以有饭吃、有衣穿,孩子有学上,周围的人都羡慕他。他希望公司订单再多点,工厂一直办下去。”
走出去、融进去、连民心,“一带一路”是发展之路,也是温暖之路。鹿王羊绒用26年的时间书写着民营企业的海外发展故事,也为羊绒服装这一国内较早加入国际市场产业链的行业探寻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方案。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郑浩生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在非洲继续走深走实,中非经贸合作将继续深化,未来,鹿王羊绒不但要勇敢地“走出去”,而且要坚定地“走下去”,还要成功地“走回来”。“我们将坚持全球战略布局,打造以国内国外两个生产基地、两个销售市场双循环、双依托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推鹿王羊绒这一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朝着国际一流品牌的梦想持续奋进,全力打造全球化的羊绒服饰自主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