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时政
  • 发改动态
  • 产教融合
  • 营商环境
  • 信用赋能
  • 中宏智库
  • 金融瞭望
  • 亮丽内蒙古
  • 盟市之窗
  • 企业园区
  • 数字经济
  • 能源生态
  • 一带一路
  • 文旅空间
logo 数字经济
  • 中宏网内蒙古首页 >
  • 数字经济 >
  • 正文

智慧赋能!兴安盟突泉县设施农业满满“科技范儿”

2023-11-20 11:19:25 来源:兴安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什么时间该施肥?什么时间该浇水?手机小程序上有答案。”种植户贾洪娥在自家智慧大棚内,用她的“新农具”智能化操控,完成一次施肥过程。

  随着初冬的来临,突泉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里,各类应季蔬菜长得郁郁葱葱。在这里,农户们通过手机小程序进行远程遥控,让农事变得更为现代和便捷。

  贾洪娥介绍说,过去她的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全靠经验,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自从安装了设施农业智慧系统后,这一切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蔬菜的品质也随之提升。与过去依赖经验、人工劳作的方式相比,现在则是依据精准数据进行智慧作业。

  2023年,突泉县实施了智慧设施农业提档升级项目,建设了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物联网数据、气象、种植区监控、土壤水分、水肥一体化种植等环节的精准控制。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对温室环境的严格控制,让蔬菜生长得更好、品质更高,有力地推动了突泉县蔬菜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城郊村村委委员王贵臣介绍说:“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实现了对农业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推动突泉县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在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浆果智慧化生产中心,玻璃温室内的智能温室监测控制系统已经开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这个系统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通风、控温、控湿、灌溉、施肥等全过程自动化。这种新的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莓类作物的品质,还有利于莓产业的升级。

  在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中,他们采用了智慧能源系统来保障冬季的低能耗供暖。同时,他们还引进了国外的灌溉系统和数字化生产系统理念,并配备了产业人才来保驾种植技术。

  技术员阮伟告诉我们:“我们在温室里布置了监测作物生长的传感器,收集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辐射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和农事操作记录、测产数据以及每日植物生长、病虫害数据一起上传到云平台。”借助云平台强大的运算能力和AI学习能力,他们建立了植物生长模型,从而生成了精准的农艺生产方案。

  通过将AI技术运用到设施农业的生产管控中,他们实现了农作物的脚本化种植和智能化控制。现在,“复制”农业不再是梦。

  技术员瞿召云告诉我们:“我们的玻璃温室在今年5月下旬完成了第一期的莓类种植,种植面积约8亩。7月份已经开始成熟并开始销售。目前,每天平均可以接待游客100余人。”

  据了解,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46亩,投入了京蒙帮扶资金2200万元。这个项目建立了“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预计亩均产值6500万元,联农带农1000户以上,实现户均年增收约2万元。(曾令刚)

原标题:智慧赋能!突泉县设施农业满满“科技范儿”

素材源:梁婷
编辑:魏源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相关推荐

  •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召开全区民营经济服务系统培训会
  •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深入呼和浩特市开展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专题调研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召开驻呼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座谈会 共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深入呼和浩特市开展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 乌兰察布市重点民营企业党委轮值主办“党建赋能开新局 政企同心聚合力”主题党日活动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