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时政
  • 发改动态
  • 产教融合
  • 营商环境
  • 信用赋能
  • 中宏智库
  • 金融瞭望
  • 亮丽内蒙古
  • 盟市之窗
  • 企业园区
  • 数字经济
  • 能源生态
  • 一带一路
  • 文旅空间
logo 乡村振兴
  • 中宏网内蒙古首页 >
  • 乡村振兴 >
  • 正文

乌兰察布市:给奶业装上良种“芯片”

2022-11-16 09:15:09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走进凉城县海高牧业的犊牛场,只见几头活蹦乱跳的小牛或站或卧,悠闲自在。“这可是我们的‘宝贝’,别看它们出生没几个月,但全都是高产高性能奶牛后代,可谓‘来历不凡’。”乌兰察布市农牧局畜牧工作站站长魏润元说。

  原来,这是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诞生的犊牛。从2021年开始,乌兰察布市农牧局畜牧工作站依托“高品质奶牛种公牛培养新技术开发应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联合凉城县农科局畜牧业工作站,以塞科星公司团队为主要技术支撑在海高牧业开展了奶牛性控胚胎移植。经一个妊娠周期,受体牛顺利分娩,于今年9月成功产犊26头,全部为母犊。

  “奶牛的自然繁殖周期较长,按传统方式获得高品质种牛后代需要3—4代奶牛改良选育,而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只要通过一代即可完成,良种扩繁的世代间隔时间极大缩短,群体品质得到快速提升。”乌兰察布市农牧局畜牧工作站站长魏润元介绍说。

  据介绍,此次胚胎移植供体牛为纯种荷斯坦牛,受体牛为低产荷斯坦牛、蒙贝利亚牛,结合奶牛全基因检测和性控冻精配种开展此项工作。项目团队拫据系谱组建100头优秀青年奶牛群,先利用全基因检测技术从中筛选出25头综合遗传育种值高、无缺陷基因的高性能奶牛作为供体牛,再采用活体采卵(OPU)—体外受精(IVP)技术进行移植。其中活体采卵共冲胚109枚(平均出胚4.5枚),鲜胚移植44枚,产犊10头,冻胚移植65枚,产犊16头。

  种业是农牧业的“芯片”。近年来,优良种质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体现在畜禽良种应用程度上。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进行种子母牛快速扩繁,一方面能快速改良牧场的低产牛群,另一方面可为牧场提供优质、低成本的胚胎,提高奶牛养殖的竞争力。据魏润元介绍,此次胚胎移植生产的26头犊牛均为高产高性能奶牛后代,将快速形成牧场高产核心群。预计新生代奶牛群,一头奶牛一年可产奶15吨以上,比当地奶牛平均单产提高7吨左右。按此计算,每头奶牛每年可为养殖户增加收入约2.5万元,而且牛奶品质也将得到提升。

  畜牧发展,良种为先。通过实施奶牛重大协同推广项目主推技术,不但显著提高了优秀奶牛利用率,还培养了一支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团队,为今后更大范围推广该项技术奠定了基础。(记者 韩雪茹 实习生 寇慧娟)

原标题:给奶业装上良种“芯片”

编辑:张飞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相关推荐

  •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发展改革委:培优营商环境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
  • 走访问需求 共谋新发展
  • 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一站式”监管 护航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