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时政
  • 发改动态
  • 产教融合
  • 营商环境
  • 信用赋能
  • 中宏智库
  • 金融瞭望
  • 亮丽内蒙古
  • 盟市之窗
  • 企业园区
  • 数字经济
  • 能源生态
  • 一带一路
  • 文旅空间
logo 乡村振兴
  • 中宏网内蒙古首页 >
  • 乡村振兴 >
  • 正文

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全要素文旅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2023-11-16 11:25:53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日公示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旅游休闲街区光荣上榜。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森林乡村、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2019年后,恼包村的国字头荣誉日渐增多,这些荣誉成为恼包文旅最好的背书。

  “近年来,恼包文化旅游区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600多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恼包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自治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对外窗口和亮丽名片。”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说。

  恼包村地处大青山南麓,隶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党的十八大以来,恼包村党总支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按照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培育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美食餐饮为一体的乡村生态特色综合文旅业态,打造全要素文旅产业链。

  走进恼包村,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21座中式古典庭院与7栋欧式古风格建筑,坐落于瑰丽多姿的湖光山色之中;老绥远烧麦馆、兰花花莜面馆、恼包老酒坊、桃李源民俗大集……恼包中心大街的商业街区一派繁华;穿行在文化大院和村史展览馆、乡村振兴成果展览馆,恼包村300多年的文化脉络跃然眼前;娱乐街区、奥莱小镇,丰富的业态,完备的功能,网红村红在哪里似乎找到了答案。

  位于村东边的呼和浩特市城发(恼包)仓储物流园区热火朝天地运转着,村西部的科技农业园区以“合作社+企业+农户”为主导,在保持传统农业生产的同时,又以新模式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2019年恼包村文化旅游区建成并对外开放,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该村健全和规范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村民就业转型,村集体先后成立了涉及文化旅游、影视传媒、物业管理、自来水、供热、酒店餐饮6家集体制公司。其中恼包文化旅游公司整体负责文化旅游区的运营生产管理,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260名。近年来,恼包文化旅游区解决就业岗位6000多个,文旅产业平台年创收达10亿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文旅融合发展”的双重赋能。

  在逐步规范恼包文旅产业运营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恼包村文化旅游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和开辟文化旅游新路子,先后举办和协办了2019年呼和浩特市电视台首届农民元宵节文艺晚会、2020年呼和浩特市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自治区第一届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活动。2023年春节期间举办的恼包民俗文化节活动,累计客流量达80多万人次。今年7月28日至30日举办的“生态恼包音乐节”大型演唱会更是创下了3天吸引客流50多万人次的佳绩,在提升恼包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记者 王雅静)

原标题:恼包村:全要素文旅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编辑:梁婷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相关推荐

  •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发展改革委:培优营商环境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
  • 走访问需求 共谋新发展
  • 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一站式”监管 护航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一63360683

Copyright © 2016-2023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