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围绕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扎实推动人才强市行动,倾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全面摸排本土人才底数,将畜牧养殖能手、生态治理专家、乡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等“能工巧匠”纳入“本土人才库”。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引领带动基层群众强思想、优技能、巧经营、勇创新,将更多能吃苦、勤学习、有潜力的“土秀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逐步成为各领域“精兵强将”。深入实施“鸿雁计划”,推进人才回引工程。挖掘利用“校委会”资源,开展大学生“返家乡”“扬帆计划”等活动,持续宣传锡林浩特市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提供服务配套与实践指导、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用政策引人、用情留人、用产业聚人。
带动建设政产学研用人才工作平台,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延伸本土人才培育链条。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人才服务效能,大力推行“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组团式”帮扶等行动,通过打造培训基地、建立农牧民“空中课堂”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本土人才思维视野、提升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促进老经验与新技术的碰撞与融合,探索一条更高效、更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振兴之路。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依托3家“博士工作站”高层次专家人才累计开展政策普及、草原生态利用与保护、牲畜疫病防控等培训10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100余次,惠及乡土人才、干部群众8万余人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各类优势资源,积极为本土人才与高层次人才牵线搭桥,寻求机会让骨干类本土人才参与到平台项目建设、课题研究、考察调研、实地培训等工作中来,得到全方位、系统性培养,助力本土人才快速成长。
加大政策投入力度,结合“英才兴蒙”工程,立足工作实际,制定适合本土人才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坚持以业绩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将扶持政策、资金补贴等各类发展资源向优秀本土人才倾斜。严格落实党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既要寻计问策,又要注重关怀,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的荣誉感、幸福感。逐步探索本土人才职称评聘制度,如实施“农牧民职称评聘”,打通本土人才发展通道,激发本土人才内在动力。(沈雁艳)
原标题:壮大本土人才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