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晨光透过薄膜洒在翠绿的枝叶上,颗颗鲜艳的果实在春天里攒足了劲生长,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一条致富新路,也为乡村振兴铺就了香甜底色。
游客采摘樱桃。
清晨的冷意还未散尽,推开青山区羊山窑子村草莓大棚的门,暖意扑面而来,成片的绿叶下,颗颗草莓泛着光泽,氤氲着清甜的果香,在立体栽培架旁,指尖轻巧地捏住果蒂,一颗鲜亮饱满的果子便落入掌心。“苗长得好,花开得壮,这果子又大又甜,产量翻了一番。”青山区羊山窑子村农户陈宇同告诉记者,他从2023年开始采用市农科所推广的高架草莓种植技术种植“宝珠”,第一茬草莓上市后,周末来采摘的市民很多,外销也供不应求。
这份“甜蜜事业”的起点,还要从陈宇同所说的“宝珠”这一明星产品说起。“宝珠”是市农科所通过杂交育种选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实植株健壮、硬度大、叶片厚、果实耐储运、挂果期长等优点,同等种植条件下收益比其他品种多15%—20%。“我们希望‘宝珠’不仅是论文里的成果,更是田地里实实在在的丰收。”市农科所果蔬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员汪海霞说。截至去年年底,在我市周边已累计扩繁优质草莓种苗超过1000万株,推广和服务面积超过3000亩,草莓产业成功助力农民走出火红致富路,草莓种植园也已成为市民休闲采摘的香甜打卡地。
同一片春光之下,包头市润泽园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樱桃大棚里同样热闹非凡,同样涌动着产业脉动。樱桃园内,色泽红润的樱桃簇拥枝头,几名市民提着小筐穿梭在田垄间,来寻这口“春天的鲜”。
“看,我们的果子长得多好。”包头市润泽园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胜利压下枝头,指着樱桃欣喜地向记者分享,日前他们30余亩樱桃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每株产量可达30斤左右,3月14日举办的樱桃采摘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据张胜利介绍,近年来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了120多座温室大棚,已形成集育苗、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2017年经过考察开始种植樱桃,最近合作社还新引进了蓝莓种植项目,预计今年11月至12月可开始采果。“现在我们的樱桃不仅远销北京、上海等地,还供当地市民采摘,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张胜利说。
放眼包头沃野,小农业书写的产业文章愈发精彩,“宝珠”草莓的推广和润泽园樱桃的远销,这样的特色农业经济正多点开花,九原区的羊肚菌、无花果,东河区的葡萄、樱桃,青山区的草莓……这些特色种养殖业不仅有“春天的味道”,背后更藏着“致富的希望”。同时,近年来我市还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依托生态绿色资源禀赋,推动美丽风景转变为美丽经济,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内蒙古美丽休闲乡村4个,内蒙古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6个。
春风吹过连片的大棚,裹挟着草莓的甜、樱桃的香。在包头这片土地上,这些小果子正串起助农增收的金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原标题:小果子串起大产业 特色农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