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赛罕区榆林镇二道河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以绿色农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本村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东之畔民宿、远山里露营基地和民俗文化展示馆,带动了二道河村豆腐、醋等农特产品的销售,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51.7万元。
自然优势在手,旅游项目致富。二道河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借助毗邻九龙湾和马鬃山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创新“党建+乡村旅游”模式,大力开发集农业观光、亲子娱乐、农家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本村自然资源优势,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对2000亩平顶山、老爷庙山进行绿化,在河道、公路两侧建设彩色走廊,打造东之畔民宿和远山里露营基地,为市民提供了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近郊旅游点,与九龙湾、马鬃山、东干丈万亩园林共同形成呼和浩特市“两日游”线路品牌。2024年累计吸引8万余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残疾人、低保户、脱贫户再就业4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约5000元。
人文优势在手,民俗文化传承。二道河村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村内有战国赵长城遗址、水磨加工作坊遗迹、清代古龙王庙遗址等。村党支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党建+民俗文化”发展模式,牵头建成2000平方米民俗文化展示馆,开设红色文化纪念区、农耕文化展览区,馆内民俗展品8900余件。对窗花、剪纸、二人台服装制作技艺等14个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在吸引游客参观的同时不断推动非遗传承工作。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农业优势在手,特色项目致富。村党支部注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支部带动、产业驱动、多方联动”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打造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链条。种植小麦、谷子、大豆等农产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二道河豆腐”“二道河浓醋”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呼赛二道河豆业”商标已注册成功,累计销售10万余斤豆腐、2万余斤醋,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坚持走以农养牧、以牧养农良性循环之路,发展林下种养殖业,以散养土鸡、羊、鱼为主,为游客提供绿色安全的产品,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农产品”销售模式,切实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豆腐销量增加约2万斤,醋销售额增加约3万元,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记者 杨彩霞)
原标题:赛罕区榆林镇二道河村党支部 发挥资源优势 找到乡村发展“金钥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