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5月27日电(记者 林丽芳)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最强的吸引力、最大的竞争力,最“硬”的软实力。面向“十四五”,包头市以“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为主攻方向,确定了打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的宏伟目标。无疑,营商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角斗场”。包头市以打造“包你满意”的城市营商环境品牌为战略之举,举全市之力抓最少最好最快最优的营商环境建设。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这条赛道内,从昆都仑区到石拐区,从土右旗到达茂旗,从白云矿区到稀土高新区,各旗区争当急先锋,勇当生力军,为“包你满意”的城市营商环境品牌不断增添生动注解,持续开展有益探索。
稀土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作为“一号工程”,成立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顶格谋划推进,调动全区之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扣营商环境评估指标,对标学习浦东新区创新举措,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先行先试,创新引领,全力推进一流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建设,确保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一流营商环境目标。
打造便民利企服务新高地
稀土高新区坚持把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减轻负担作为检验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硬指标”,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全力打造利企便民的服务新高地。
实施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制定出台《稀土高新区占地类工业项目服务流程再造实施方案》,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建立起从项目落地、建设竣工到培育壮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创新“拿地即开工”改革。通过服务前置、“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等措施,将施工许可压缩至2个工作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压缩至3个工作日,做到签约次日挂地、开工即拿证。
提供精准化服务。制定出台《领导干部包联服务重点民营企业专项行动方案》《2020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进及领导包联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与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全面推进“一对一”涉企服务“绿色通道”,为驻区企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家提供项目审批、生产经营等“保姆式”服务。推进市、区两级部门联动服务。与包头市图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专人协助企业提前送审,做好与图审专家沟通,提高图纸设计质量和反馈质量,缩短图审时间。制定出台《施工图审查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允许企业通过承诺制提前办理施工图审查手续,提前发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高新事“高兴办”
稀土高新区围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全链条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高新事“高兴办”。
提高全区网上政务服务注册率。持续梳理面向企业群众的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与之关联网上特色应用服务系统(重点是移动端应用、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并与“蒙速办”衔接,提供预约、查询、办理、缴费等多种应用服务,推动重点领域民生服务事项及更多高频公共服务事项“掌上办”。大力宣传推广“蒙速办”,制定印发《稀土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蒙速办”宣传推广的通知》,有步骤、有重点、全系统予以推进,“蒙速办”用户量大幅提升。
加快电子证照应用体系建设。纳入自治区电子证照系统的证照信息模板达到26个,涉及公安、交通、人社、食药监、水务、住建、自然资源、城管执法等部门。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制定出台《包头稀土高新区政务服务“蒙速办·帮您办”具体实施方案》,283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3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推行高频事项“双休日、节假日随时办”服务,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大力提升依申请事项网办比率,其中即办事项占比63%、跑一次事项占比100%、网办事项占比100%、承诺时限压缩81%,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推行全程无纸电子化登记,企业登记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期由45天减少为20天。
推行“一次办”服务。制定出台《包头稀土高新区政务服务“蒙速办·一次办”具体实施方案》,梳理涵盖农牧、食品、税务、户政、出入境多个领域121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特别是结合地区实际,新增了39项“一次办”事项。同时在线下大厅设置了“蒙速办·一次办”服务窗口,对“一次办”事项实行咨询导办、收件受理、代办帮办、资料流转、协调对接、发证领证工作专人全流程跟踪服务。
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提供错时延时、一次性告知、快递送达等服务的基础上,完成“帮您办”窗口及网上专栏设置,新设帮办代办窗口,开展志愿者上门服务,打造帮办代办服务“高新品牌”。
解难点通堵点除痛点
稀土高新区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推行“容缺受理”改革。制定出台《关于扩大“容缺预审”实施范围的通知》,提供57项“容缺预审”服务,共需申请材料383个,其中主件材料255个,可欠缺的条件、材料128个,容缺率达33%。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2020年以来,共有12家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融资6540万元。常态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以“助保贷”“信用贷”“租赁贷”等方式为企业授信2.8亿元,全力破解“融资难”。参与自治区级多边交易。2020年,推动50户工业企业进场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平台,占全市24%,累计节约电费3亿元。
今年一季度,新增包头华明高纳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希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场电力多边交易平台。同时,积极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为1598户企业减免社保费1.2亿元。维护竞争有序市场环境。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招投标工作,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稳步推进,工程、采购项目从受理到评标已全面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同时,严格投标和履约担保管理,保证企业公平竞争。
优化服务强保障
稀土高新区坚持把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环境,作为吸引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聚集的重要条件,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广大投资者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投资兴业的热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总数达到116家,占全市的53.9%、自治区的10.8%;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认定数量超2020年全年认定总量,预计2021年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家。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制定出台《稀土高新区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和《稀土高新区促进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意见》,完成了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搭建,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建设,助力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拓宽引才思路,紧扣高层次人才需求导向,优化定点招聘、网络招聘等传统引才模式,鼓励支持用人单位“走出去”,积极参与高校专场引才活动。今年以来,组织23家用人单位赴国内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达成就业意向240余人。
接下来,稀土高新区将在多个方面下功夫,让营商软实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强化组织调度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稀土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新部署新要求,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动员全区上下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将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全力推进,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
二是在提供一流服务上下功夫。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以及企业“网格化服务”“帮代办制度”等改革,努力实现“少、快、好”。用足用好“企业承诺制”“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和“拿地即开工”三项政策,加强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项目和企业当好“保姆”和“店小二”。探索开通“政企互动”平台,积极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电力多边交易等惠企政策,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稳市场、稳订单、稳生产。全面更新完善公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促进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在助力项目招商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把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按照12个产业分类,进一步梳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努力对接200家以上龙头企业,力争上半年完成210亿元招商目标,全年跟踪洽谈项目达到150个以上。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推进96个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抓达效,确保4月份续建项目全部复工,6月份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65亿元左右,年内完成投资126亿元、竣工40项以上。
四是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上下功夫。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研究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不断促进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充分发挥稀土资源和既有产业优势,加快金力永磁、大地熊等32个项目建设,确保当年完成投资37.2亿元。加快震雄铜业10万吨连铸连轧铜杆及铜导体深加工、威丰新材料超薄取向硅钢带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发轴承钢、镍丝、高纯氧化铝等新产品,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加快“稀土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五是在督查考评上下功夫。瞄准利企便民政策落实、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融资信贷、窗口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确保每一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使营商环境成为稀土高新区的金字招牌。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稀土高新区一鼓作气,便民利企不放松;久久为功,全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