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0月14日电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畅通群众和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方位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
建设“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扎实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在建设试点设立6个鸿雁书房,持续开展“书香乌海”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开展34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争取自治区体育局全民健身补短板环乌海湖马拉松赛道等项目资金646万元,争取自治区体育局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资金91万元。实施应急广播进社区工程。积极与全市各街道、社区摸底对接,按照“一社区一品”的原则,共为56个社区制定建设方案,目前已进入招投阶段;开展应急广播延展试点工作,计划在26个自然村、2个景区、2家企业进行应急广播终端试点建设,进一步扩大生活圈范围。
常态化开展文化和旅游联合执法检查,提升群众“安全感”
采取强有力措施,“再部署、再强调、再落实”从严从实抓好文化旅游行业常态化防疫措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构建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针对文化市场涉及领域广、监管部门多的实际情况,及时会同网信、公安、城管、邮政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合力形成多组力量监管市场的态势,提高执法效能。今年以来,相继开展元旦春节寒假、文旅市场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不合理低价游”、校园及周边和校外培训机构等各类专项行动27次,坚决筑牢文旅市场意识形态,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稳定。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百姓“获得感”
今年以来,成功举办“黄河几字弯·魅力乌海行”线上旅游宣传推介会等活动。乌海湖景区打造了乌海湖冰雪世界,阳光田宇景区投资500万元建成户外研学拓展基地,西行客栈投资1300万元建成旅游道路1.1公里,硬化文化广场28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6500平方米,对特色民宿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了“时代记忆园”,8月中旬进入试运营。中秋假期,综合自治区文旅厅、A级旅游景区数据,全市接待游客22.04万人次,同比增长66.81%;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7.38%。
持续推动助企纾困,提升文旅企业“归属感”
制定《暂退乌海市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办事指南》,全面启动第二次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现已为7家提出申请的旅行社办理了暂退业务,暂退金额64万元。主动对接商务部门,计划首批发放20万元电子文旅领域消费券。对全市受疫情影响存在困难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调研摸底,为全区政银企融资项目对接活动奠定基础。鼓励景区推出旅游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内蒙古礼物”品牌授权使用商品征集工作,加大资金申报力度,扶持小微文创企业健康运营。2020年至今,泥塑等传统手工艺项目,乌海砚等多个文创项目共获得470万元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意商品项目资金支持,现已形成“乌海有礼”等文创品牌。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群众“体验感”
今年以来,举办了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等4场大型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角度广渠道宣传推广旅游优惠政策、特色旅游产品等,参加西安、山东等地的6场旅游推介会。先后推出了《红嘴鸥》等5期宣传主题,原创文章《乌海秦明长城:巍巍长城生生不息》及短视频《推开乌海的门带你感受四季美景》被学习强国平台刊用,播放量突破500万次,《乌海:荷花绽放美在当“夏”》等4篇信息被学习强国内蒙古平台选用。微信公众号发布801条信息,送达人数706万人,网站发布260条信息,微博发送52条信息。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百姓“参与感”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共举办“欢乐庆新春·盛世家国梦”2022年乌海市百姓春晚等各类线下活动903场,惠及群众近40.5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辅导630场次,培训人数达26579人次。积极开展线上“云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进入“指尖”、暖在“心尖”。开展“欢乐庆新春·盛世家国梦”2022年乌海市百姓春晚线上展播等线上文化活动705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