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政治担当统筹落实
深刻认识营商环境是衡量地区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市法院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关于为推动实现通辽跨越追赶、加快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助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等司法政策性文件,拧紧责任链条,优化理念机制,牢固树立“法护营商”鲜明导向。落实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条线指导和跨部门联动、跨区域协作,常态化开展数据态势分析和会商研判,编写《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引》,充分发挥“三单一函”督促督办作用,通过半月调度、月度通报、季度评定,抓紧抓实各项指标任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市营商环境监督员出席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工作进展,发布典型案例,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健康发展,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以提质增效履职践诺
在抓实“公正与效率”中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畅通涉企案件“绿色直通车”,实现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全覆盖,依法缓减诉讼费,升级线上缴退诉讼费服务,上线诉讼费电子票据系统,诉讼服务更加暖心贴心、便捷高效。全面加强审判管理,以“蒙马奔腾2023”专项行动为抓手,定期进行案件发改分析,加大长期未结案件清积力度,两级法院全部成立“判后答疑室”,审判执行质效实绩考核持续位居全区前列。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打造“通辽市重整投融资平台”,推动设立破产援助基金,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和全区首个破产管理人工作室,推动债务金额达33.9亿元的“康乃尔案”破产重整成功,入选全国法院2023年度优秀案例,《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报道。开通“草原执行110”,搭建“点对点”司法查控集约联动平台,推行执前督促,加大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以能动司法创新创优
践行能动司法的价值在于以法治促善治,市法院积极探索审判阶段企业合规改革,因地制宜在科左后旗、库伦旗设立肉牛产业巡回审判点和旅游产业巡回法庭,在扎鲁特旗设立“共享法庭”,持续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围绕买卖合同、金融借款等易发多发纠纷针对性制发司法建议,司法服务保障更加优质精准。倡导“有解思维”,鼓励支持司法改革“微创新”,形成“集约化判决”等一批创新改革举措。打造“和合无讼”诉源治理通辽模式,纠纷源头治理实现类型化、精细化。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2019—2022)》,出台《关于推进金融纠纷类型化诉源治理的实施办法》,联合市金融部门开展信用卡、小额金融借款案件专项治理,在全区率先建立“预查废”机制,推动金融纠纷高效化解。“和合无讼”诉源治理品牌获得最高法院、自治区高院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内蒙古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优”无止境,久久为功。今年,市法院将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诚信建设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以司法公信提升助推诚信通辽建设,全力以赴为提升通辽跨越追赶加速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梁晓慧 萨初拉)
原标题:“法护营商”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