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承诺“践诺”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通辽市商务局、市科技局、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辽监管分局、国家税务总局通辽市税务局、通辽海关负责人就优化营商环境承诺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今年以来,通辽市商务局先后组织22家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内蒙古—蒙古国投资贸易推介会、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及第二十四届投洽会等国际经贸洽谈活动。争取482万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外贸企业扩大创新发展。1—9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7.5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突破60家,今年新增17家,实际利用外资1.82亿元,经营外资企业达35家,红辣椒系列产品出口额2.31亿元,同比增长600%以上。
通辽市科技局积极落实《通辽市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兑现奖补资金1100余万元。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3900万元。重点围绕科技“突围”工程推进,累计下达专项资金6600余万元,带动社会投入1亿元以上。投入300万元支持“蒙科聚”通辽分中心线下平台建设,年度内累计登记技术合同79项,技术合同额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43.7%。
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分行通过印发《通辽市做好金融领域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截至目前,通辽市绿色贷款余额213.55亿元,再贷款余额23.13亿元,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51亿元,惠及6331户小微企业、农牧户及个体工商户。对普惠型小微企业实行优惠利率,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近50个BP,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9.26亿元。同时建立“科技金融政策清单”等4张清单,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79.08%。为新能源供电企业授信7.92亿元,创新开发“中国草贷”信贷产品,已累计发放500万元贷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辽监管分局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行动为载体,推动各旗县建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为小微企业提供首贷授信快捷通道,截至9月末,全市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591户,个体工商户贷款较年初增长28.9%,辖内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737.41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达60.63亿元,赔付24.24亿元,较好发挥了经济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通辽市税务局强化诚信增值,与25家单位联合印发了《通辽市“纳税信用联合激励卡”推行实施方案》,通过“银税互动”平台,为1998户纳税人提供总额7.73亿元的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充分发挥“通辽税费云服务中心”线上优势,远程帮办12280条、远程代办3189户次。上线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提供“确认式申报”“补录式申报”“填报式申报”三类差异化申报服务,构建社会化办税网点47个,打造“在家网上办、出门就近办、随时掌上办”的生态服务圈。畅通诉求反馈渠道,打造“1+9”的“枫桥式”办税场所,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贯通的云上调解新体系。
通辽海关今年5月批准设立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并于10月份认定验收合格,积极推广“互联网+海关”网上办事平台,运用“云签发”模式出具出口农产品各类证书,1至9月份,通辽市出口农产品5.6万吨,货值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1.6倍。通过开设“通辽-满洲里-莫斯科”中欧班列“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监管延时作业服务,实现货物运抵、申报、装卸、验放“一次办”,1至9月份,发运班列7列,货值2.14亿元。(记者 斯琴 李旭明)
原标题: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承诺“践诺”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