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兴则经济兴,民企强则经济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呼伦贝尔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初以来,呼伦贝尔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分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通过锻造三把“金钥匙”,千方百计为民营小微市场主体解锁“量增”“价降”“面扩”密码,切实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截至7月末,全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42.67亿元,比年初增加36.44亿元,同比多增18.5亿元;小微贷款余额347.07亿元,同比增长8.16%,增速较同期增长4.81个百分点。
一把造血“金钥匙” 解锁民营小微“增量”密码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地政策“活水”。为保持全市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总量有效增长,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持续优化民营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继续推动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发挥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向民营小微等薄弱领域。年初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6.99亿元,同比增加63.68%。为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188.62万元,支持普惠小微贷款新增9431万元。
同时,编制《民贸民品贴息政策十问十答》等解读文件,联合市财政局、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门主动作为,构建业务办理快速通道,有效扶持民贸企业的健康发展。呼伦贝尔市民贸民品贷款额和贴息额连续6年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以来,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民贸民品优惠贷款6.6亿元。
一把减负“金钥匙” 解锁民营小微“降价”密码
为切实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呼伦贝尔市金融办、市人民银行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资金,按季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优先保障小微企业信贷资源配置,着力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以及无还本续贷。
同时,持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加强利率监测评估,合理下调贷款利率,巩固我市民营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成果,普惠小微贷款“价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今年以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15个百分点,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35个百分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行带动我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行0.77个百分点。
一把创新“金钥匙” 解锁民营小微“扩面”密码
呼伦贝尔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为扩大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覆盖面,积极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供给端发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推动中国银行呼伦贝尔分行对瑞丰农牧、蒙拓农机两家企业投放11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指导农业银行呼伦贝尔分行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为瑞丰农牧投放500万元。
此外,从需求端发力,开展“行长走企业、帮扶零距离”专项行动,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结果”的高效体系,着眼“问题、需求、效果”三个导向,在支持企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强化政策倾斜,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支持专精特新及创新型中小企业7个,贷款余额6.04亿元。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68亿元,同比增长19.64%。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呼伦贝尔市将持续发力,强化政策要素保障,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