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0月8日电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促动信用信息要素流通共享,根据信用风险状况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进一步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从“小切口”入手解决监管中的“大问题”,充分发挥信用赋能增效作用,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导向的营商环境。
四级协同联动体制机制助力监管更有深度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效能,减少监管扰企,巴彦淖尔市探索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从过去的自治区、市、旗县区三级“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协同,延伸至自治区、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市场监管所四级协同监管,逐步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监管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跨部门联合监管系统(40个市本级部门、240个旗县区部门、48个苏木乡镇58个市场监管所)。同时,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抓手、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成40个由市本级统一制定,旗县区和苏木乡镇统一执行的523个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指引,实现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核心要素“三统一”(系统统一、清单统一、指引统一)。
信用信息一网归集助力监管更有广度
巴彦淖尔市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内蒙古)”平台,按照“应归尽归、全量归集、共享公用”原则,在原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归集的基础上,新增投诉举报、食品抽检、质量认证、产品信息、行政约谈、社会监督等信用指标数据,现已归集行政许可信息86203条,行政处罚信息39373条,投诉举报872条,食品抽检6297条(其中:不合格抽检信息143条),质量安全管理信息525条,为信用风险分类精准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为全市苏木乡镇市场监管所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并建立独立系统账号,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向基层延伸,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筑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据基础,全面推进全市统一信息系统建设。
行政检查一网统管助力监管更有力度
为破解多头监管,重复检查难题,实现监管检查信息全量归集和系统统一,巴彦淖尔市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内蒙古)”平台原有功能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资源,以“共建信息、共享资源、共同履职”为原则,补充开发重点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等功能,完成11项检查计划制定,对169户经营主体实施抽查检查。集合建设风险预警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系统,为3个部门推送预警信息48条,打通原业务版块间系统横向孤立、信息不共享的数据孤岛,高效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监管对象标签化管理助力监管更有精度
按照提高监管精度,打通部门间监管要素的原则,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监管部门设置关键性一级标签。为进一步明确行业、区域、特点等设置“家政服务类”“‘陕坝味道’集体商标市场主体”“政府公布货运源头企业”等二级标签,通过多维度标签赋值,实施动态“标签式”管理,打通三级(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市场监管所)监管对象要素数据通道,为经营主体精准绘制“信用画像”。现已建立37大类,141个标签项,标注经营主体36252户,为18万户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标签式”管理不仅打通了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各级监管对象的数据壁垒,而且为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从监管事项到监管对象的有效映射与精确索引。
“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助力监管更有维度
为全面开展信用风险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全市部署开展“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工作,推动40个部门结合监管实际,制定各领域信用风险分类制度及标准。同时按照“灵活多样、普遍适用”“复杂模型后台建、简单模型自主建”的原则,建设完成全市“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系统,市本级统一建立各部门各监管领域信用分险分类“专业领域”模型42个,确定风险等级经营主体4653户,实现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相融合。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推动信用信息分类驱动下的监管结构、过程与手段全面升级,推动监管资源配置更加精准、高效、集约,营造更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更为全局性和深层次的变革。一是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完善信用承诺制度,探索信用合规机制建设。科学构建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制定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分类标准的相对统一。二是拓展运用场景。做好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专业领域风险防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的结合,聚焦分类结果在综合监管中的运用,建设以“风险+信用”为基础的场景化综合监管模式,健全部门协同、综合监管的高效监管机制,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监管信息系统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之前系统可查询什么,检查就用什么;转变为分析涉及什么,系统就生成什么,不断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汇聚融合水平。